2月22日下午,语言文学系在声乐教室召开了2025年春季学期期初工作会议。本次会议由语言文学系主任周忠杰主持,学院执行院长史正刚、语言文学系全体教师参加。会议围绕新学期重点工作、教学创新与人工智能赋能等议题展开讨论,并部署具体任务。
周忠杰首先回顾了上学期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,指出尽管全系教师完成了大量KPI任务,但标志性成果的显示度仍需提升,他由此提出了本学期两大核心任务:一是深化创新班产教融合,推动学生实践能力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;二是加快中文书院建设,打造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特色育人品牌。他还强调日常教学需“向深度要质量”,鼓励教师探索课程内涵式发展路径。接着,他通报了两项喜讯,一是2023届一位毕业生已成功被香港大学研究生院录取;二是上学期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成绩取得了优异的成果,他呼吁老师们要平衡教学与科研,加快论文发表进度,为学科评估夯实基础。
周忠杰主持会议
随后,刘莉老师聚焦“人工智能+教育”主题,分享了智慧课程申报的实践经验。她从申报书撰写技巧切入,强调需突出“技术应用与教学痛点结合”,如利用知识图谱构建个性化学习路径、开发智能工具优化课堂互动等。针对课程建设,她提出“资源—教学—评价”闭环模型,建议整合优质教学资源、设计AI辅助的动态评价体系。与会教师进行了热烈讨论,为后续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。
刘莉分享“智慧课程申报”经验
会上,骨干教师李梦婷以创新班《新媒体英语写作》课程为例,现场展示了由学生制作的英语短视频作品,该课程将语言能力训练与新媒体技术深度融合。她指出:“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,而是成为内容的创作者和传播者。”这一模式为老师们开展跨学科教学提供了参考范本。
李梦婷展示创新班成果
在后续的分组会议中,各课程组围绕“人工智能如何深度赋能教学”展开研讨。同时,各小组结合专业特点,优化了本学期课程安排,重点增设实践环节占比,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培养。
会议最后,全系教师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,协同推进教学改革与科研攻坚,助力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。
文化与教育学院语言文学系:陈梓珞
摄影:陈梓珞
一审:史海静
二审:郭兴玲
三审:邓毅
2025年2月23日